管理学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八章 激励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第 8 章 1~3 节教学目标或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人性假设的观点;理解动机、激励的概念;掌握激励过程;熟练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及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基本内容:第一节激励概述1、 激励的概念2、 激励的动因:内因和外因3、 激励的过程4、 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第二节激励理论1、 需要层次论2、 X 理论和 Y 理论3、 双因素理论4、 成就需要理论5、 期望理论6、 公平理论7、 强化理论第三节激励实务1、 物质激励针对个人的物质奖励:年终奖金、计件工资制、标准工时制针对团队的物质奖励:分红计划、受益分享计划针对管理者的物质激励:股权激励2、 成就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绩效激励、目标激励、理想激励3、 能力激励:培训激励、工作内容激励4、 环境激励:政策环境激励、客观环境激励(具体内容请见后面的讲稿)重点:激励的概念、激励的过程、激励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及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难点:激励理论的运用。教学手段与方法:本章内容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穿插讨论。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思考题、讨论题、作业:案例分析:优秀该如何评?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第八章激励§1 激励概述一、关于人性学说(一)人性、动机与激励之间的关系(二)关于人性的学说在如何看待人性的问题上,西方管理学界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假设,后来这些不同的人性假设便构成了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基石。1965 年,美国心理学家沙因(E·H·Shchein)把流行于西方的几种人性理论概括为“经济人"、 “社会人” 、”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的假设。这四种假设表明了西方管理界对于人性看法的进展历程 1、经济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酬劳相应实行重视物质刺激,实行严格监督控制的方式2、社会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实行重视人际关系,鼓舞职工参加的方式3、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