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二、推断题(括号内是改正)1。 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讨论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答案】× 2。 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制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答案】√ 3. 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心智)不同。【答案】× 4。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作用,批判和惩处不(也)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答案】× 5。 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答案】× 6。 采纳外(内)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答案】× 7. 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相)同的.【答案】× 8。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一般)管理理论.【答案】× 9.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答案】× 10。 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答案】√ 11。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答案】√ 12. 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答案】√ 13。 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讨论,对一般职员(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答案】× 14。 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但不一定)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答案】× 15. 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一定)的业务知识。【答案】× 16. 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答案】√ 17. 管理是一种有意思、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答案】√ 18。 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讨论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案例)教学。【答案】× 19. 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答案】√ 20.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答案】√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