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定义及其性质。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3、计划工作的特征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的方法.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4、泰罗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确定各种科学管理原理、方法的基础。(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根据这些基本出发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原理:(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5、霍桑试验及其结论。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间(1924——1932),美国国家讨论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项讨论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讨论、观察试验。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该实验导致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6、现代管理理论内容.二战以后,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进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其代表人物包括孔茨、奥唐奈,其主要观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职能联系起来,专门讨论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戴尔,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讨论管理问题。(3)系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