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1.介绍教材统计学,李金昌主编,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 第 1 版2。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平常成绩(考勤、作业、课程论文)、考试成绩3。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A。 平常占 30—40%:(1) 完成作业四次,课程论文分解,占 10%;(2) 形成课程论文及 PPT 讲解,按完成质量给分,占 10% ;(3) 登录统计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tjx.lsu 。 edu.cn/ ; “互动沟通”,表达对某一统计问题理解(300 字以上);务必注明班级及姓名,占 10%;(4) 期中测验(随机事件),若事件发生,占 10% 。B. 期末闭卷考试(或考查)占 60—70%。 4.本课程教学改革整体思路: 整体思路: 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调查----课堂小组讨论: 具体安排: 第 1 周-第 3 周:总体安排、自由分组、选题:完成作业 1(调查方案) 第 4 周—第 6 周:选题、方案设计、问卷设计:完成作业 2(调查问卷) 第 7 周-第 9 周:开展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完成作业 3(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 9 周-第 14 周:数据处理、结论探讨:完成作业(统计推断、模型预测) 第 14 周—第 18 周:课堂小组讲解、小组讨论第一章 总 论教学目的:理解统计的含义与本质;对统计学产生与进展的简要历史,特别是对主要学派有所了解;比较全面地认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作用;熟知统计数据的各种类型、特征以及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的讨论过程和基本方法对总体、个体、样本、标志、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教学重点:理解统计的含义与本质; 总体、个体、样本、标志、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教学难点: 1.统计学的涵义 2。统计学的性质 3.统计学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教学课时:3 课时课堂方法设计:介绍统计学产生历史及思想,分析统计学及方法的用处,以案例、课程论文、选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理解统计的基础知识、概念和思想。教学过程: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学一.统计的含义与本质1.统计的含义及其关系: a) 统计数据:二手资料和原始数据;经过观察、调查所取得具有信息价值的数字资料b) 统计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 c) 统计学:理论概括和总结。“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复旦大学《统计规律》案例分析。2。 统计的本质: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