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绩效工资制度的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陈乐一,周金城(湖南大学 经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摘 要]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来自政府和公众要求改革的压力,促使美国高校在教职工薪酬结构中采纳按绩效付酬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尽管有调查表明美国绩效工资制度对提高教育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者们还是更多表达了对其潜在问题的担忧,主要是可能引发教职工的不公平感.因此,我国高校要谨慎设计和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制定出公认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落实绩效工资经费来源,增强教职工的公平感和信任感,确实促进高校进展.[关 键 词] 高校;绩效工资制度;进展;公平2006年7月1日,中国高校开始推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将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此次改革与2024年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脉相承,并引发了人们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广泛争议和深化思考。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成败举足轻重,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分配公平和工作效率,影响着老师职业的未来定位,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进展。美国部分高校自20世纪早期就引入了绩效工资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对我国高校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一、美国高校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绩效工资制度(Merit Pay System)是指根据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Individual Performance)决定工资分配的一种薪酬制度。绩效工资制度有利于员工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将个人业绩融于组织目标之中,有利于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提高组织效率,节约工资成本。在私营领域,有大量的实证证据表明绩效工资制度能对员工表现和组织生产效率产生积极的效果。[1]在美国,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或方案)是指根据教职工个人的工作质量决定其年度工资增幅的一种薪酬制度,一般综合考核教职工的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和服务活动表现,同时依赖于各个高校每年可用于绩效分配的资金多少.[2]不同高校、不同院系的教职工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对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三个方面的表现也各有侧重,而且在各个方面的评估标准也各不相同,因此绩效工资制度各有差异.[3]一些高校或院系并没有明确规定的评估标准,而是在年底由管理者根据平常观察对教职工作出年度评估。[4]尽管如此,各高校的绩效工资方案还是大同小异。威斯特弗(Weistroffer)、斯皮勒利(Spinelli)等(2001)设计了一个适合各类高校和院系的绩效工资方案[4].他们设计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