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内部控制有效性指达到遵循法律法规、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并能够实现有效果有效率的经营这三个目标的内部控制。本文选取了 2010-2012 年中国沪深A 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模型设计,进一步发现管理水平与内部控制的交互变量对上市公司 EVA 有显著的影响。根据管理水平高低将样本平均分为管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和管理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管理水平高的上市公司较管理水平低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对 EVA 的影响程度更大,说明内部控制效用的发挥需要决策层管理水平的支撑。同时还发现,公司成长性、产生内部资源能力、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变量对上市公司 EVA 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内部控制 管理水平 EVA 一、绪论(一)、论文研究背景2002 年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要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作出评估,以说明公司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各发达国家开始效仿美国纷纷设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2008 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门也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相较于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这些强制要求的制定往往是容易的;有关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不同于精确的数学运算,需要大量的人为判断,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那么,企业内部控制是怎么样对财务绩效产生影响的呢?内部控制主要是指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系统有助于企业达到自身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绩效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内部控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已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仍有争议且对二者的关系并无一致的观点。Berl 和 Means(1992)首先指出,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没有股权的公司经理与分散的小股东的利益是有潜在冲突的,而随着管理人员股权份额的增加,他们的利益将会与广大股东趋于一致。这将迫使他们积极地为企业服务,其偏离企业利益最大化倾向将会减轻。赵甜、关成尧和高浩宏(2010)在理论上证明了内部控制对高管激励更有成效。以往的研究中大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以往研究中用传统会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等表示企业绩效,但传统会计指标没有真正反应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