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措施研究及分析【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40 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 40 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 20 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另外 20 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6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应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评分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心肌梗死;恢复期;护理措施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十分凶险,而且病情变化较快,而且心肌梗死患者处于恢复期时,患者还会有心力衰竭或猝死的风险,需要实施护理干预,才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临床护理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 40 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4 年 1 月~2016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40 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 40 例研究对象均符合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根据随机数字法,将 40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男 13 例,女 7 例;年龄 60~85 岁,平均(70.2±5.5)岁;体重 44~75kg,平均(68.9±3.1)kg;观察组男 12 例,女 8 例;年龄 60~85 岁,平均(71.1±5.2)岁;体重 44~75kg,平均(69.2±2.8)kg;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此掌握患者需求,对患者血压、体温及心率等生命指征进行记录,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当患者产生胸闷、呕吐等症状时护理人员要检查患者心肌酶、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并上报医师处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饮食等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变化,及时调节患者情绪,以此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习情绪控制,防止患者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稳,才能更好的保护心理健康。②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少食用胆固醇过高、脂肪过高的食物,尤其是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