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书学位论文题目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研究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背景 新贸易保护主义(New Trade Protectionism)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在国内高失业率以及出口乏力的压力下,纷纷加大对进口产品的限制,增强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这直接导致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盛行。 对外贸易结构是综合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中地位、商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往往是发达国家密集使用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对我国进行制裁的产业。近年来,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所有调整,如高新技术外贸产品发展迅速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我国外贸结构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故而本文以新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为研究课题。研究意义对外贸易结构可以综合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地位、商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加。通过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从实践上来说,可以深入了解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产品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为制定经济和贸易发展战略、优化贸易结构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优化,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则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保护主义下外贸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Philip(2014)[1]在文章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the credit channel 中从国际贸易与经济趋同角度对一国的外贸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单边保护措施频繁地遭到其他国家的贸易报复,新贸易保护主义需建立新的多边贸易体系,只有在这样的贸易体系下,各国才能有良好的出口环境。 Picou(2015)[2]在著作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中指出福利对一国外贸结构的调整十分重要,故而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企业出口,同时,Pic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