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农村养老保险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我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 1.8 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14%,而且老年人口的比重还在逐步上升,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目前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正在走向完善,但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意味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走上正规化和科学化的道路,这是保障农村民生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视。东莞市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建立一段时间了,各市县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大幅增长已达较高水平,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制度已逐步走向完善。但是目前东莞市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状况仍不尽人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的研究背景就是建立在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期对东莞市农村养老保险的进步提供自己的一点思考。(二)选题意义首先,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能过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能够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题,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地区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该地区的 5%以上,该地区就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中国自上个世纪末期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每年以较高的增长率在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速的 4~5 倍,中国目前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老龄化大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其次,养老金能够起到缩小城乡差距的作用。城镇老人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养老金,然而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更为脆弱和贫困,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抚养和劳动收入,一个社会的财富大多都集聚在城镇,城乡收入的拉大不利于民众社会的稳定,而且,随着居民投资渠道的增加,农村老人的收入渠道更少,农村老人的收入受地方经济和子女经济状况的影响在逐步扩大,在受房地产蓬勃发展的今天,农村老人和城镇老人相比更难取得房屋售卖和房屋租赁的收入,所以较之城镇老人,农村老年人愈发走向贫困,故而实施好农村养老保险,解决农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缩小农村城乡差距,稳定农村社会意义重大。最后,农村养老保险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子女的负担。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而且农民除了土地和务工收入之外没有其它收入,城镇和农村的收入逐步扩大,人口流动的加快也造成农村的空巢老人逐渐增多,空巢老人面临子女赡养的风险在增大,农村老人继续得到合理的赡养,才能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转型。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研究(一)研究综述过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