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农村金融发展看农村信用合作制度的优化专业学生姓名学号一、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与意义选题背景从 1996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就处在不断的探索中。而近年来,金融主管部门和各个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积极实践。2008 年 10 月 15 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在全国九省市开展创新试点;2009 年 3 月 1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 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 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 年 7 月 28 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由此看出,我国对农村金融改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2017 年 3 月人代会通过的“十二五”计划指出:“深化农 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承担 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时期优化资源 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重任。为此,我们要抓住“十二五” 时期的重大战略机遇,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支持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过在金融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优化。研究现状斯蒂格利茨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尤其是贷款一方(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息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是相当重要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是相当重要的。Ghatk,Laffont 和 N'Guessan 等的研究表明,小组贷款能够提高信贷市场的效率;Besley 和 Stepthen 研究表明,尽管在正规金融的信贷中,银行由于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行为而面临着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在小组贷款下,同一个小组中的同伴相互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