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处方调剂基本操作规程为:收方—-审方-—调配处方——核对处方--标注用法用量--复核-—发药。1、收方:双手轻取患者就诊卡并打印处方。2、审方:指调剂员收到处方后,在配方过程中和发药前对处方进行的核对。处方审核是调剂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差错、事故,保证调剂质量的关键。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为:处方书写; 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1)审查处方书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病案号、就诊科别/病房床号、开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是否合格。(2)门诊处方应当日内调剂.(3)每张处方限开五种药品。品种数超过规定的,应经处方医师重新开具处方或在原处方上注明原因并签字,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调剂。(4)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应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5) 严格执行药品的剂量规定。对超剂量处方,应拒绝调配。① 一般门诊、急诊患者每张处方不超过三天用量;一般慢性病不超过十五日用药量;癫痫、结核、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等慢性病或行动不便者不超过一个月用量.② 对于特别管理药品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③ 对于特别患者、特别情况用药需经处方医师特别注明并经上级领导同意后方可调配.(6)处方用药应与临床诊断的相符合,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应合理.(7)不得有重复给药现象,处方药品名称应使用通用名。(8)处方中如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法用量超过常规的需经处方医师重新签字。(9)字迹不清的,不可主观猜想,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由医师写明、重新签字,核实无误,方可调剂。(10)调剂员无权更换处方药品,不得自行修改处方。3、调配:指处方经审核合格后,依照处方要求取、配药品的过程.调配药品时必须根据调配顺序和操作规程操作。(1)调配程序:按处方书写顺序调配→在药品外包装上按医嘱注明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再次自行核对→调配人员签字、盖章。(2)需拆外包装的药品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并尽可能保存其内包装或使用厂家的原容器包装。对于必须转移到其他容器中再分装的药品,应使用专用器具,小心操作以避开污染.分装容器应保持清洁、无污染。分装后应在外包装材料上注明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用法、用量。(3)应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