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化学、物理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对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的工程技术.2、结构模体(supersecondary structure,motif)-—介于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之间的空间结构,指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排列形成规则的、在空间结构上能够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并充当三级结构的构件(block building),其基本形式有 αα、βαβ 和 βββ 等。3、结构域(domain)——是在二级结构或超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三级结构的局部折叠区,它是相对独立的紧密球状实体。 4、蛋白质的折叠(protein folding)-—从体内新生的多肽链或体外变性的多肽链的一维线性氨基酸序列转化为具有特征三维结构的活性蛋白质的过程。5、分子伴侣 (molecular chaperone)——一大类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蛋白质,它们具有的共同功能是帮助其他含蛋白质的结构在体内进行非共价的组装和卸装,但不是这些结构在发挥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时的永久组成部分。6、晶胞(Unit cell)——空间点阵的单位(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六面体),是晶体结构的最小单位。7、核磁共振现象(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指核磁矩不为零的核,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核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Zeeman splitting),共振吸收某一特定频率的射频辐射(radio frequency, RF)的物理过程。8、化学势(位)移 (d)——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9、耦合常数 (J)--由于自旋裂分形成的多重峰中相邻 2 峰间的距离。用以表征 2 核之间耦合作用的大小,单位赫兹 Hz。10、蛋白质组(proteome)——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 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二、问答题1、蛋白质修饰特异性与非特异性诱变方法: 随机突变:UV、X 射线、其他化学方法、转座元件、简并引物 定点突变:核式突变、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寡核苷酸介导突变、PCR 依赖1)、Kunkel 突变法 + dut-ung-双突变菌株添加突变引物 在不含 U 碱基的噬菌体内延伸引物 转染于dut+ung+野生型受体菌 不含 U 碱基的保留,含 U 碱基的被切除原理:当大肠杆菌 dUTP 酶缺失突变时(dut—),这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