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编制法律规范一、规章制度的结构(一)规章制度的结构一般由名称、题注、正文三部分组成.正文由总则、分则、附则等组成.1、总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规章的目的、依据、原则、适用范围、应对的主要风险(可选项)等。2、分则是规章制度的主体,应当内容详实,具有操作性,权责统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机构及职责,执行规章制度的具体方式方法,详实的权利义务要求,责任追究及激励措施等。3、规章制度附则内容主要包括:解释权、实施日期等。(二)规章制度的文本格式表1 文本格式表项 目示 例要 求页面设置A4 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标题×××的制度(办法、规定等)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 行题注(非必须项)宋体小四号字,居中,行距20 磅,段前后为0.5 行节标题第一章 ×××宋体小三号加粗,标号用Times New Roman,左齐,单倍行距,序号与题名间空一格,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1 行段落文字××××××××××宋体小四号字,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缩进2 个字符,行距20磅,段前后为0。5 行;表序、表名表3。1 ×××置于表的上方,宋体五号居中,单倍行距,表序与表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格,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如遇到翻页不用),段前后为0图表中内容×××图表中字体为五号,段前段后为0,16 磅行距,表和图居中放置,段前后为0,表和图中文字根据情况居中或居左二、规章制度的名称法律规范(一)规章制度的命名应当概括出制订规章制度调整的对象,命名应当完整、准确、简洁。(二)规章制度命名一般结构为:单位名称+调整对象+名称类别(制度、办法、规定、细则).(三)某些规定性的规章制度,因为客观要求需要尽快增加新的内容,对原规章制度内容并不改变的,为避开因修订程序延误时间,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四)规章制度标题的题注应当载明制定(或修订)机构、制定(或修订)日期。三、规章制度制定目的和依据法律规范(一)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是规章制度的必备条款,应当在规章制度的“第一条”做出表述。(二)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获得的直接结果的高度概括。根据具体到抽象、直接到间接、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表述。(三)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是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法律依据和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主要指依据的具体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或制度规定,事实依据主要是指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规章依据的表述一般应实行以下方式:1、涉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