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 企业的知识管理浅析 一、我国 OEM 企业进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附加值低。从制造业产品价值链的“微笑曲线”来看,知识产权与品牌价值位于曲线的两个最高端点,而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装配位于整个链条的最低端。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自有的知识产权与品牌,仅依靠简单的装配,产品价值附加值很低。同时,由于技术门槛低,同行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我国 OEM 企业整体利润空间变得日益微薄,这也是 OEM 企业的显著特点。(二)订单生产方式,依赖性强。OEM 企业多为单纯的贴牌代工厂商,产品设计与工艺流程设计都主要依赖于订货商,其产品的标准制定与技术支持都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产品设计与产品定价方面没有话语权,盈利空间被最大限度的压缩,主要依靠大量的订单与规模生产盈利。一旦订货商转变策略或减少订单,对OEM 企业将造成重大损失。(三)生产成本日益增加,往日优势变劣势。最初 OEM 企业的起步于进展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与原材料,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知识员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随着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原材料价格也日益攀升;同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竞争成本的增加;由于地方政府产业升级的需要,使得生存成本增加;由于转移生产基地而引发的一系列费用的增加;国际竞争加剧而导致出口成本的增加。(四)风险加大,生存进展面临威胁。由于员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使企业不得不投入费用应对这些问题,使原本利润微薄的 OEM 企业资金更加匮乏;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猖獗,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不断遭遇反倾销,增加了企业的出口风险;因转移制造基地而造成核心员工的流失,运费、建厂费用等一系列搬迁费用增加了未来不确定风险。OEM-ODM-OBM 的升级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操作失误,导致企业陷入多元化陷阱,对企业的生存进展将是致命的威胁。 二、我国 OEM 企业转型期的知识管理方法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过程中、在“鸭蛋型”重制造生产的传统企业向“哑铃型”重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的现代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部分企业担起产品生产制造的“重任”。OEM 企业以贴牌代工的方式存在,虽然不掌握核心技术,无自主品牌,但也是整个制造业产品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根据“木桶原理”,只有该环节实现制造装配环节的技术突破与转型升级,才能真正推动整个制造业产品价值链的升级和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