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的运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表述抽象,大多数病证以症状命名,导致其授课难度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以完成教学目标成为当前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PDCA 循环是由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组成的管理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笔者依据 PD⁃CA 循环的基本原理,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将 PDCA 循环法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4 级中医康复班为观察组,采纳PD⁃CA 循环管理模式;选取 2024 级中医康复班为对比组,采纳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观察组 65 名学生,男 20 名,女 45 名,对比组67 名学生,男 21 名,女 46 名,年龄均为 16~19 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情况、教学环境、课程计划、在校成绩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讨论方法对比组采纳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应用 PDCA 循环法,具体如下:1.2.1 制订计划。(Plan)收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期待,依据教学大纲和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制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由专业带头人组织集体备课,制订教学计划,书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教案要构思新颖并突出重难点。课件要精致直观并生动形象。中医内科学教学目标的制订遵循 PDCA 循环法的基本要求,从认知、技能、情感 3 个层面进行定位,描述时应避开使用诸如“了解”“掌握”“熟练”等词,尽量使用“写出”“列举”“比较”“分类”“从几个项目中选出”等词。老师应分析教材,所选内容要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进展,如讲授肺病证(咳嗽)时,咳嗽的源流、鉴别诊断、方药加减等内容应予精简,重点是咳嗽的病因病机和诊治要点。1.2.2 教学实施。(Do)依据制订好的计划,老师可采纳“导、讲、归、练”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学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老师要起到化解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育学生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适当讲解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督促学生课后复习,以读书笔记、案例讨论和练习题等形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求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1.2.3 质量检查。(Check)此阶段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