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 运营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讨论SNS 无疑是互联网的“新贵”,2001 年起从美国悄然兴起,短短的半年 SNS就风靡整个北美地区。据说在硅谷工作的三人中就有一个人使用 SNS 来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很多人说它将是继门户之后的第二代互联网模式,是 Web2.0 的一种核心应用。 随着校网、豆瓣网等 SNS 在我们的视野中变得越来越耀眼,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 SNS 经验现状却并不都令人满意,我们的讨论从对国外较为重要的SNS 的案例观察起步,以“用户”为根本出发点和核心。 在讨论之始,我们先就讨论所涉与的概念进行界定,理清讨论思路,如何吸引用户、如何黏住用户、如何将用户转化为资本成为我们的讨论主线。本讨论采纳定性的实证讨论方法,主要以对全貌观察之后的个案讨论为主,通过讨论,我们的主要发现集中在 SNS 服务模式和盈利方式的现状探究和未来趋势分析。 前人的讨论和既有的资料大多是以案例分析为主,宏观的展现甚至纵深的讨论不多,这也使得我们陷入在讨论中难以“借力”的困境。而由于我们的讨论主要针对不同个案展开,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我们难以把握整个 SNS 市场的全貌,在个案选择和问题分析上难免有片面的问题产生,而对于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也构成了我们讨论中的障碍之一。 第一部分 SNS 社会性网络的背景介绍一、“六度分隔”理论:Web2.0 时代的 SNS 新一代互联网,即 web2.0 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以 Flickr 等为代表,以Blog(博客)、SNS(社会网络)、RSS(聚合容)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靠xml、ajax 等新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以UGC(User Generate Content 用户制造容)为主要特征的,在这样一种“去中心化”的,用户集体的开放、共享、参加、制造中,社会性网络 SNS 成为了 web2.0 时代的典型应用。 SNS 是英文 Social network service 或 Social network software 的缩写,指的是社会性网络服务软件,即为用户提供的一种网络社交平台。维基百科上对于 SNS 的定义是:用户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活动,利用软件在网络平台上建筑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 SNS 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 于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又叫小世界现象(small world phenomenon)。简单说来“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