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教育中案例教学讨论 一学习毛泽东早年立志及毕生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 笔者在课堂上介绍了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改写日本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的诗赠送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把原诗中的“男儿”改成“孩儿”,将“死不还”改为“誓不还”,改诗背景是当时毛泽东的父亲希望他到一家米店当学徒,学一技之长以继承父业,但毛泽东渴望到新式学堂读书学习,渴望到更宽阔的天空去翱翔,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理想。对比今日的部分本科生,要么没有目标,要么志向不坚定,浅尝辄止,“游戏人生”,要引导本科生避开沉迷于网络及游戏之中,要树立坚定的人生理想,要像青年毛泽东那样有“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要有锲而不舍地加倍努力的精神,最终才能到达梦想成真的光辉彼岸。部分本科生浮躁,看书蜻蜓点水,讲求“快餐文化”,喜爱通过电脑或手机走马观花地看娱乐方面的书,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深化地把一本有教益、有深度的纸质书看完,不能把一本书的精髓仔细领悟并学以致用。尤其是集中全国优秀专家编写的概论教材,部分学生没有仔细地看,更不要说把每章后所列的阅读书目看完,也没有把学习教材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结合,没有把学习原著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没有和实际结合去进一步悟深、悟透、悟扎实其深刻内涵,这实际上是认识不到位,没有仔细读书的态度和习惯。再看毛泽东的一生,在枪林弹雨的间隙看书,在被敌人围追堵截的空当看书,在长征的马背上看书,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之余还抽时间读书,在丰泽园菊香书屋的紫云轩挑灯夜战看书,在晚年病魔缠身的岁月里仍然勤奋读书,在去世前几个小时还让工作人员给他读关于美日两国领导人竞选的《参考消息》,生命不息,看书不止,一部厚厚的二十四史,毛泽东是从头至尾地读完,并且有些地方不仅仅看一遍,而是多次看,他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博览群书,一本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他自认读了不下“一百遍”,一部《红楼梦》,他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他之所以能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能够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能写出《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等,是与他热爱读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联系实际,从所关怀、所疑惑的问题出发,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有关。所以,本科生学习毛泽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