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理念下班级德育工作讨论 [摘要]自爱与爱人是人的天性,只是在后天环境的负面影响中,人的德行才偏离正常轨道,思想道德出现滑坡。自然教育的提倡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学校要培育自然人,让人归于自然。对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自然教育”理念下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自然教育;班级德育 “自然教育”的理念阐述了:学校不必刻意教化学生,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自然进展规律,遵循学生身心进展特点,唤醒和激励学生释放自然天性,将学生还原成自然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一直在德育工作中践行着自然教育理念,在无痕化的“自然教育”中培育学生善良的情感与良好的德行,实现人性的自然觉醒。 一、营造怡人环境,情感沟通中自然熏陶 环境造就人。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如同种子的萌芽需要适宜的气候环境一样,学生品德的进展需要良好的道德土壤,才能让道德之树茁壮成长。我们需要营造一种怡人的班级环境,让学生欢畅舒心地成长。“自然教育”提倡尊重自然,给学生自然生长的环境。而适宜学生成长的自然环境应当是温暖怡人的,学生心情舒服地在自然的熏陶中悄无声息地生长。怡人的班级环境需要宽松自由的人际交往氛围以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自然教育”应以尊重为基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自由;“自然教育”没有机械教训,只有赏识鼓舞;“自然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自然沟通,在沟通中得以共鸣,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从而实现道德情感的提升。营造怡人的环境要求班主任要善于“亲民”,能够主动放下权威,授予学生“主体”地位,处理班级事务能与学生民主协商,不要把思想强迫灌输给学生,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老师要和气可亲地关爱学生,放下身段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关怀学生的生活、学习,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和学生课上是师生,课后是朋友……我常常在课间和学生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与学生聊天谈心,或聊家常,或谈学习,或谈理想,亲热的沟通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给学生传播了正能量,让他们得到自然熏染,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丰润了善良正义的道德情感。 二、亲历真实体验,后果尝试中自然醒悟 自然教育理念认为:对于学生偶然出现的问题不必训诫,可以采纳“自然后果法”来帮助学生纠正,让他们在后果尝试中自然地感悟。“后果尝试法”是基于实践的德育手段,让学生亲历真实活动过程,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悟,从而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获得品德的提升。“理论所不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