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管理”课程与试点专业改革初探 摘 要: 为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实现“工学结合”,适应社会需求,课题组决定对《计算机机房管理》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文章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计算机机房管理 课题讨论 一、课题讨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内蒙古教育厅在“十二五”期间实施“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批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工学结合紧密的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随着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育方式逐步成熟,目标定位逐渐清楚,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必定。 我院开设的《计算机机房管理》课程曾在专业人才培育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任课老师们不断积累经验和探讨并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实践、完善了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教学模式和社会需求的进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的问题日益突出,学生的实践经历相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总是滞后,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加阻碍了知识的融会贯穿。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育以培育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育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为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的这一基本特征,实现“工学结合”,适应社会需求,课题组综合分析前期大量调研结果,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经过审慎考虑,并报请学院同意,决定对《计算机机房管理》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并更名为《计算机硬件维护课程》。课题组积极向相关企业学习、讨论此类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育的课程标准,法律规范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课题讨论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内蒙古地区高校学生计算机硬件维护类课程的开设情况调研 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养高级专门人才,是计算机专业改革与进展的关键。计算机专业硬件知识作为培育信息化人才的基础,为各类高校所重视,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建设,无论从规模、师资队伍,还是教学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和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计算机硬件维护类课程设置和教材的建设,与整体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本课题力求促进我院计算机硬件维护类课程建设,以切实提高我院计算机硬件维护类课程的质量。课题组对内蒙地区的一部分高校进行了计算机硬件维护方面的课程的开设情况做了调查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