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歌变画》教案3

《儿歌变画》教案3_第1页
1/3
《儿歌变画》教案3_第2页
2/3
《儿歌变画》教案3_第3页
3/3
儿歌变画 教案教材分析:儿歌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宝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表达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童画那么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制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孩子们阅读儿歌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表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因此,让学生学儿歌,画童画,将童画儿歌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儿歌的历史及特点,儿歌和童画相通之处。2、选择适宜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爱的儿歌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儿歌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爱的儿歌配上适宜的童画。教学难点:创作的童画既要符合儿歌的意境,又能表达出一定的绘画水平。教学措施:1、小组内沟通创作思路。2、师生共同评价。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学生到讲台上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色彩的运用、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东西;自己运用的方法是否恰当。〕全体学生已举手表决的方法给他们评分。课前准备:〔学生〕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爱的儿歌等。〔老师〕配有童画的儿歌课件,配有儿歌的童画范作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踢脚绊绊,绊过南山。南山有雨,雨止沃官。新官上任,旧官请进。〕1、老师:请同学们把这首儿歌读一边遍。这是一首儿歌,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年纪是常常边玩边唱的一首儿歌。是这样玩的,几个伙伴并排坐在一起,同时深出一只脚,有一个人站着,一边念这首儿歌,一边用脚点同伴的脚,当念到最后一个字“进〞的时候,点到哪一个人,就有这个人站起来边念边点,而刚刚点的那个就坐到这个新的空位子上去。就这样互相轮流着玩。同学们,你能说说老师当时和他的伙伴们玩这个游戏是的情景吗假如要我们为这个儿歌配一幅童画,你能吗你所画的将是怎样的一幅画呢2、揭题: 儿歌变画 。3、老师简单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二、欣赏作品,再悟相通之美。1、小组内互相交换沟通自己收集到的自己熟悉的民间儿歌。〔1〕朗读自己收集到的自己喜爱的儿歌。〔2〕说说自己收集儿歌的方法和朗读后的体会。2、播放课件 荡秋千 。老师:请同学们把 荡秋千 读一遍。老师:同学们荡过秋千吗荡过秋千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荡过秋千的同学哪一位来说说你在荡秋千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老师:假如老师要请同学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歌变画》教案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