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案——《名山一日游》“旅游中的数学〞实践活动是由三局部组成的系列活动。在“租车〞的活动中,通过解决 50 人如何安排车辆的问题,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乘坐缆车〞活动中,通过计算,让学生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计算用餐的费用,复习、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在旅游计划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旅游的路线、景点、费用等活动,提高他们收集与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于本课之前,学生已有初步的活动经历、体验。但是,外出旅游的时机少,要体会旅游中的情境稍有困难。因此,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展数学思维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开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合理制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爱旅游吗?你们都去过那些漂亮的地方?谁来告诉老师。〔指名学生答复〕2.师:这节课老师将带着同学们去旅游,去探究旅游中的数学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使学生自主参加到模拟旅游的活动中。创设这样的旅游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二、新授某旅行社安排 50 位中外游客乘车去旅游,有下面三种汽车供选择。14 座车每天 350 元,19 座车每天 450 元,27 座车每天 600 元。讨论:考虑安排一名导游,每辆车上还要留出司机的座位。方案一:租 4 辆 14 座车14×4=56〔人〕56﹥50+24×350=1700〔元〕方案二:租 2 辆 27 座车27×2=54〔人〕54﹥50+22×600=1200〔元〕方案三:三种车各租一辆14+19+27=60〔人〕60﹥50+2350+450+800=1400〔元〕方案四:2 辆 19 座车 1 辆 14 座车2×19+14=52〔人〕52=50+22×450+350=1250〔元〕讨论:那种方案最适宜?三、拓展训练1.50 人乘坐缆车。单程每人 25 元,往返每人 40 元。讨论:你发现哪些数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