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评课稿《守株待兔》评课稿 《守株待兔》 评课稿 今日听了 刘京玲老师教学的《守株待兔》 这个课, 让我有耳目 一新的感觉, 现在说说几点值得我学习 的地方。 一、 范读揭题, 说出大意 1 . 老师示范读故事, 学生倾听。直接板书课题《守株待兔》,生齐读课题, 老师相机教学“守” 字, 并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 意思的话来。 并用词语来概括题目 每个字的意思, 由字到词, 由词到句, 层层深化。 刘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句子理解题意, 为下面的教学铺路搭桥, 不直接点明题意, 更能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目 展开讨论: 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 结果又怎么样呢? 请学生再默读课文, 根据回答板书: 坐等、 白捡、撞死、 全完, 然后根据板书用上“于是、 结果” 完整说出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 从而协助学生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 抓住细节, 对话文本 1 . 对于兔子撞死的原因的教学, 刘老师首先让学生自 己理解生字“窜” 的意思, 很好的将生字教学融入课文学习之中。并相机教学生词“侥幸”, 让学生明白这种情况的偶然性。使学生在读、 说中步步深化, 从而品悟词句。 2. 对于种田人的心情的教学, 刘老师联系文本,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白捡” 的意思, 意会“不劳而获”。 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种田人“乐滋滋” 的意思, 并让学生说说还有那些词语能够表达种田人的这种心情。 这样做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协助学生理解和积累词语, 使词语生动的留在他们的脑海中。 3. 对于种田人的行为的教学, 刘老师从什么时候开始等,怎么等, 等的结果怎样入手, 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理解“从此” 的意思; 并出示句子, 让学生理解“整天”, 用“当……时, 种田人在……” 的句子, 引读课文内容, 从而让学生理解不劳动是一无所获的。 种田人最后想不劳而获,最终也只能是一无所获, 他这种侥幸心理是不能要的。 三、 揭示寓意, 拓展学习 在教学的最后, 刘老师以假如你是邻家一位老农, 看到这位守株待兔的年轻人,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引领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 己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并用进行寓言故事竞赛的形式, 引导学生实行课外寓言阅读, 积累寓言故事。 总来说之, 刘京玲老师的这堂寓言教学课, 给从没有教过低段的我提供很多宝贵的教学方法, 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