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单元分析个人设计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数学第一次教学图形运动的知识,教学目标是:(1) 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2)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材编排四道例题落实这些内容与要求,具体安排如下表:例 1 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例 2 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例 3 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现象,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例 4 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例 1、例 2 合编一次“想想做做”,例3、例 4 合编一次“想想做做”,没有单元练习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二是正确识别简单图案或平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也有两个:一是正确推断平移或旋转前后相关的图形,二是用合知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这两项活动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更需要他们对图形的运动与变化有较为透彻的感悟。二单元目标要求1、通过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2、在识别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用合适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进展初步的形象思维。3、在认识、制作、变换图形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及其运动变化的兴趣,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1、通过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2、在识别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用合适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进展初步的形象思维。3、在认识、制作、变换图形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及其运动变化的兴趣,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三单元设计意图(一) 选择常见的物体运动现象,感受物体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例 1 和例 2 分别教学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从例题到“试一试”大致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认识活动。1. 观察实例,初步感知物体的平移或旋转。2. 手势比划,表达对平移现象、旋转现象的体验。3. 意义接受“平移”“旋转”等数学术语,建立有关表象。4. 通过操作,继续体验平移运动和旋例 1 的三种运动方式相同,例 2 的三种运动方式也相同。(同时出现例 1 和例2 两题)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