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设计 15 篇习作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一、 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学习话题作文的初步写作方法。 二、 从生活中去寻找感受,感受要真。 三、 练习快速作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话题引入。 1 ……、 爱心是全人类的共同话题,是全世界的共同语言 2 、 解释话题作文:大家都认可的、或者是大家都在讨论的中心内容。 二、 出示话题:爱心。讨论: 1 、 什么是爱心? 2 、 在我们当中,有哪些爱? 对朋友的爱,父母之爱,师生之爱,对动物之爱,对环境之爱,对弱者的爱,对祖国……的爱,对同学的爱,对陌生人的爱 三、 学生构思。5 分钟 四、 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情况,老师点拨。 五、 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后写草稿(40 分钟完成)。老师巡视。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草稿,同桌修改。 第三课时 学生宣读作文,老师点评。重点是:情感的真实,内容的详尽,语言的优美。习作教学设计 2 设计理念 消除习作的神奇感,使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设计特色 自主写作,抒写童真,表达童趣,放飞童心,体味欢乐。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从今日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奇,也不可怕,信任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够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意图 由学生熟知的写话引出习作,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亲近感,产生写作的激情。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 (一)阅读例文 1、阅读《好阿姨》。 (2)沟通、讨论。 2、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二)畅谈感受 读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这两篇作文之后,你对作文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旨在通过阅读例文,畅谈感受,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文是简单的、自由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顺乎自然的。 三、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一)确定内容 1、内容要求。今日我们就来试着写一篇作文。写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电脑……啦,招待客人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啦什么都可以写。你准备写什么请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