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担保监管体系的制度性缺失的一些思考容摘要中小企业是进展国民经济的一只重要生力军融资的问题却成了中小企业挥之不去的心头之痛通过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然而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银行之间设计一种成本低的有效监管体系却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制度设计者减少或避开监管的制度性缺失应成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信用担保监管体系制度性缺失一、导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进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却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限制了进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问题有人提出组建民营银行即增量改革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林毅夫 2000;江其务 2001);有人提议国有银行民营化即存量改革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佩 2000);也有人主通过企业债券市场(邱华炳 2000)、股票市场尤其是二板市场(王国刚 2001;晓红 2001)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经济学家黄飞鸣《基于信用缺失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大力进展信用担保公司通过信用担保公司的中介功能连接与融合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关系增强中小企业的资金供应链促进中小企业的进展与此同时信用担保公司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如火如荼地进展壮大着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信用担保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吴敬琏 2024)如信用不足、管理混乱、监管缺失等等有媒体称信用担保行业是“又一个来不与繁荣就陷入危机的行业”使人们对担保业的未来表示担忧由于金融行业是一个市场高度不完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经济活动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性之所以机会主义就非常泛滥那么防止机会主义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是监管体系的应有之义假如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得不到必要的保护任由机会主义横行那么秩序失是在预料之中的事了政策制定者需要从重塑金融行业的信用制度体系和重新弥补监管体系的制度性缺失的两个方面着手以期建立一个开放、竞争、有序、和谐、机会均等的金融市场格局从现有的信用担保体系的进展格局来看政府对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的性质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在制定政策和监督措施以与在立法时模糊了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之间的界线导致某些政策和法律真空引发混乱和投机的空间增大可以这么说中国担保业生存危机的核心问题就是基本没有搞清楚政府推动的政策性担保和市场客观需求的商业性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