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及对策一、当前阻碍推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建设工作的主要思想问题第一,认识上有偏颇。有一些同志对待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问题还有一些偏颇的认识及想法,有人认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是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只有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才是关键。至于思想道德建设不过是一种软指标,投入力量的多寡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不大。因而,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视不够,抓得不紧,甚至仅停留于一般的号召上,没有得力的措施。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一些地方、部门和一部分干部中,仍然存在着轻视理论,钻研理论的自觉性不高,学习空气不浓的情况。”这种情况在高校干部中同样存在。由于平时不注意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一些政工干部基本上是管理型的,理论素养不高,思想道德工作缺乏理论的指导,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一些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双肩挑”的干部,由于教授本位、学术本位的思想支配头脑,对道德修养更有一种学不学无所谓的思想。这种状况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高校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二,有些高校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不够重视。高校干部生活工作在高校,周围环境的主体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他们从事的却是组织管理工作,从横向相比,这就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平衡。与一些教师相比,同样高的学历,做管理工作的干部可能既无论文,又无科研成果,职称评定较困难,工资待遇也不高,还整天忙得团团转,甚至有时还得不到一些教师的理解,工作不被承认;而在教学科研岗位上的教师可能论文写得多,科研成果等级也高,职称评定相对较易,工资待遇相对也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真可谓“名”“利”双收。由于客观上存在着这种反差,有的高校出现了专职管理工作没人愿干的现象。另外,在一些从事专职管理工作的干部中,也存在着搞管理不如搞专业,当干部吃亏的思想。受这种认识支配,一些干部缺乏奉献精神,有的干部工作不安心,有的干部工作消极,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第1页共4页更谈不上有什么责任感和事业心。受同样思想的影响,少数“双肩挑”的干部,往往认为从事管理工作会影响自己的专业,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现象的存在,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办学水平的提高乃至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都带来了各种消极的影响。第三,在大学中,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这两支队伍很难截然分开。高水平的高校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高校,其各级各类干部都应是本部门本行业的高级管理专家。但高等学校人员数量多,类别复杂,机构设置涉及面广,基本上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就要求高校干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保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高校干部仅有高职称、高学历还不够,还必须要懂得管理;不仅要钻研自己的专业,还应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相关的管理知识;不仅要努力使自己在本专业领域达到很高的造诣,而且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家和管理专家。现在一些高校干部平时只是进行一些事务性管理,而对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的学习重视不够或不愿去学习,在管理中凭经验办学,缺乏高层次century的规划和开拓创新精神。虽然在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很难提高管理档次,仍停留在一种低水平的管理上。二、推进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的工作的对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尽管我们在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建设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形势的发展既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会带来从未遇过的挑战,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完成历史给予我们的任务。同时,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探索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当前形势,要想真正确保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平的根本途径主要有三点:第一,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积极的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掌握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切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要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院系领导干部首先必须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只要加强学习,才能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理论素质,消除思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