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垃圾污染》教学案例执教老师:房山区窦店中心小学 沙志娟 指导老师:房山区老师进修学校 瑞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强调,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成长的需要。小学生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所以老师要引领学生逐渐认识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和进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品德与生活课堂就要侧重于学生主体参加的体验、探究、沟通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减少垃圾污染》一课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到环境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容分析《减少垃圾污染》属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框架中“儿童与社会”轴线,“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方面中的环境保护主题,是第三册教材第四单元主题一《垃圾与我们的环境》中的一个小主题活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实践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减少垃圾污染》是《垃圾与我们的环境》第二课时的容,它是在第一课时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和工厂的生产是产生垃圾的主要根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意识到减少垃圾污染,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初步探究家庭减少垃圾的办法,初步了解垃圾的分类与回收。(二)村情分析窦店从八十年代起就成为全国先进村镇,随着新农村建设,窦店目前正从一个农业村向小城镇进展变化。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楼房增多了、超市增多了、饭店增多了、街道宽敞了、路灯明亮了、胡同美丽了,垃圾箱配备好了……但是人们固有的生活习惯和目前本村对垃圾的处理办法,造成垃圾的混置和不断增多。人们的观念和习惯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原因。所以迫切需要实行家校结合的方式,共同改变陋习,培育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习惯。(三)学生情况分析我校是市绿色学校,长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学生对环境保护有初步的了解。二年级的学生入校一年多,通过学习和锻炼,已经初步具有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并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进行思辨,找出简单问题的解决办法。此外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中垃圾的来源,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减少垃圾污染》这一课的重点是了解减少垃圾污染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参加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课前老师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