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适用学科高中物理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60知识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什么是动能;(2) 知道动能公式,会用动能公式进行计算;(3) 理解动能定理与其推导过程,会用动能定理分析、解答有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 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 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对科学讨论的兴趣。221 mvEk 教学重点本节重点是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动能定理中总功的分析与计算在初学时比较困难,应通过例题逐步提高学生解决该问题的能力。通过动能定理进一步加深功与能的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对功、能关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什么是动能?它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运动物体可对外做功,质量和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强。所以说动能表征了运动物体做功的一种能力。 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初中我们曾对动能这一概念有简单、定性的了解,在学习了功的概念与功和能的关系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对动能进行讨论,定量、深化地理解这一概念与其与功的关系。考点/易错点 1、动能的公式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如何呢?我们知道,功与能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做功来讨论能量。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运动而具有动能。下面讨论一个运动物体的动能是多少?如图: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质量为 m,此时动能是多少?(因为物体没有运动,所以没有动能)。在恒定外力 F 作用下,物体发生一段位移 s,得到速度 v,这个过程中外力做功多少?物体获得了多少动能?外力做功 W=Fs=ma×由于外力做功使物体得到动能,所以就是物体获得的动能,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用表示动能,则计算动能的公式为:。即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由以上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动能与功一样,也是标量,不受速度方向的影响。它在国际单位制中22212mvav221 mvkE221 mvEk 的单位也是焦耳(J)。一个物体处于某一确定运动状态,它的动能也就对应于某一确定值,因此动能是状态量。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加深同学对动能概念与公式的理解。试比较下列每种情况下,甲、乙两物体的动能:(除下列点外,其他情况一样)① 物体甲的速度是乙的两倍; ② 物体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