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探究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近现代音乐教育变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核心的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出现令世界音乐教育领域都受到了震撼与影响。它注重学生的“原本性”,提倡把节奏和律动,以及舞蹈与语言等多种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使用一种自然的形式去体验音乐,真正的学习音乐同时乐在其中。这样的一种方法以及理念对于钢琴教学,特别是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有着十分主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给当前学前钢琴教育的教学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 一、节奏训练 音乐的节奏常常被称之为音乐的“骨骼”,认为节奏是音乐作品中不可忽视的表现力方式,同时也是进行钢琴学习的核心内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未学习过音乐。因此对于音符时值的概念相对模糊,乐感以及节奏感也并不高。教学的时候假如只是从理论层面节奏入手,学生尽管可以理解,可是在具体演奏的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多种不同的问题。而怎么令学生能更快的掌握节奏,形成节奏感?这就是当前钢琴教学需要处理的问题。将节奏当成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比较突出的优势。奥尔夫提出节奏是音乐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旋律的基础。这一体系中的教学内容都是将节奏作为基础,同时将其贯穿在教学中的所有进程。(一)节奏朗读与歌唱活动。朗读活动(speech)属于奥尔夫教学法里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内容,从朗读开始,认识到语言里包含的节奏。从短小的字词到不断的学习儿歌和童谣,同时还可以使用熟悉的母语汉字,形象并且自然的熟悉节奏。这样从感性的体验去分析,能够把复杂的节奏简单化,令学生能够强化理解和记忆,可以说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的难度有所降低。并且对于调动学生兴趣以及进展音乐的感知力也存在无法忽视的作用。节奏朗读活动不仅仅是局限在单声部训练,同时也能够被使用为多声部训练。对其配合和协作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因此可以看出,这种从朗读开始进行节奏训练方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钢琴中视谱击拍、视谱即唱来讲是较为适合的。(二)声势。声势活动是当前奥尔夫体系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其属于一种使用简单并且原始的身体动作去对多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进行展现,也就是使用捻指和拍手,以及拍腿和跺脚等方式去完成节奏训练。这几种内容和混声合唱里的四声部比较相似。此外,针对学钢琴的中职生来讲,双手一起去对不同的音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