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学前儿童思维的进展(一)教学目标素养目标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知识目标熟悉学前儿童思维进展的一般趋势技能目标掌握进展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育策略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育策略教学难点学前儿童思维进展的一般趋势课 型新授课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适用班级14 级学前教育大专 1、2、3、4 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 学 过 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的教材与文具的携带情况2、课前点名二、学习手指游戏:《小猴荡秋千》三、导入:复习,以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授新课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概括性。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二是间接性,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与其关系的过程。二、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与标志 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一样,即 2 岁左右。2 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三、学前儿童思维进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思维进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1) 从概括的性质的演变来看,一般认为是从动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进展;(2) 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进展。(一)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 2~3 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 3~4 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1.产生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2.特点 直觉行动性是先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也是直觉行动思维的重要特征。 (1)直观性与行动性。 (2)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二)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1.产生 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觉行动思维之中孕育出来并逐渐分化的。 2.特点 (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在直觉行动思维中多采纳“尝试错误”法,当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多了以后,儿童便不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实际尝试,而开始依靠关于行动条件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