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院外整体护理论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护理健康教育 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增加,饮食习惯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呈降低趋势,冠心病猝死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55~64 岁 男 性 的 猝 死 发 生 率 为 每 年 2.7‰ , 女 性 为 每 年0.4‰[1]。2024—2024 年,笔者对 38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院外整体护理,给予健康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 56 例均为本院内一科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 2 组。护理组 38 例,男 20 例,女 18 例;平均年龄 62.5 岁;病程 3~6 年。对比组 18 例,男 10 例,女 8 例;平均年龄 62.25 岁;病程 3~6 年。2 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 组在入院期间及出院用药相同,常规予硝酸脱水山梨醇酯(消心痛)10mg,每日 3 次口服;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香丸等。对比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护理组患者在出院后实行跟踪服务,运用中医整体护理观念进行康复期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1.3 健康教育措施 为患者制定院外整体护理计划,由医院、家庭协助患者共同完成。 1.3.1 预防 笔者制定了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措施。 1.3.1.1 一级预防 ① 控制血压;②合理饮食结构及热能摄入,避开超重,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及治疗高血脂症;③戒烟;④积极防治糖尿病;⑤饮用硬水,勿饮冰水,忌冷水浴;⑥避开长期精神紧张,过分激动;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3.1.2 二级预防 对于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存活者,实行二级预防。设立A、B、C、D、E5 道防线,叮嘱患者逐条逐项去做。A: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β 受体阻断剂,控制血压;C:降胆固醇,戒烟;D:控制糖尿病,合理饮食;E:运动,健康教育。 1.3.2 心理指导 中医理论中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起着决定作用,如喜难过、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教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精神要保持舒服、愉快,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保持心理平衡。 1.3.3 服药 1.3.3.1 因人制宜 分清年龄、性别及体质因素,如性情急躁者,多以胸痛为主,可选活血化瘀为主的药品,如心可舒、山海丹;体质虚弱者,多用扶正宁心类药物,如心元胶囊。 1.3.3.2 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