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学会拒绝》[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能够分清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学法用法”部分“了解一般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进展为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进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进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着力从学生成长、进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进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体系,由面对成人世界的规设计转而面对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学生品德培育教学要寻找适合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加为基础,师生互动为纽带的学习方式。把教与学的过程,当作生活中的一个主动交往过程,使学生在主动交往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欢乐。在过去的教学中,知识主要是以一方灌输另一方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甚至连个人道德品质的培育也是如此。这种教与学的过程不仅不符合当前教学的需要,也违反了人自身的进展规律。 随着时代的进展,《思想品德》教学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其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进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显思想品德课程特别的育人功能。[案例描述]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八课“学会拒绝”主要容分为身边的诱惑和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全课以培育道德意志品质、进展学生抵御不良诱惑为主题。教材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身边存在着种种诱惑,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鼓起勇气和信心,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本案例教学以主动体验──合作学习──课后实践为主线,使学生在体验中主动学习,学会合作沟通,在与同学的合作中进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价值观。准备活动 主题:了解诱惑,发现问题。(培育探究动机)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利用午休时间同学生们闲谈。由日常生活、家庭作业谈到中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许多诱惑。“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这一话题同学们十分感兴趣,一下子都围拢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