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动型通胀正在逼近短短一个月时间,木材价格上涨了 15%。同样一笔流动资金,企业能够买到的木料越来越少了。一家广东家具厂驻北京的经理说:“这让我们怎么能不降低库存呢?” 这也是其他中国制造企业正在做的事情。面对高成本的压力,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想办法降低库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 5 月份制造业原材料库存指数因此降到了 7 个月来的低点。 而宏观经济部门更担心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否会最终引发通货膨胀?消息人士称,上周在央行进行的通货膨胀分析研讨会上,一些宏观经济部门的官员开始担心,中国将出现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高成本压力下的企业生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6 月 1 日发布的 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除了纺织企业的购进材料价格下降外,其他中国制造业的各行业成本都有所上升,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最,这 3 个行业的指数达到或超过了 80%。 这也致使今年 5 月的原材料库存指数降为 45.6%,比上月减少 2.3%,是 7 个月以来的低点;产成品库存指数降为 42.9%,比上月滑落 1.9%。 在分析人士看来,企业原材料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在设法规避高成本对经营的冲击。 面对新订单、生产、采购量、新出口订单指数都比上月出现明显回落的境况,企业主纷纷表示资金紧张,从今年 4 月份起,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太快,部分省市公路运费重新上调收费标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蔡进说:“这些因素都使得企业成本上升严重。” PMI 是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一般认为,PMI 反映的趋势要比实体经济运行早半年时间。 由里昂证券发布的中国 PMI 指数几乎反映了同样的趋势。里昂证券首席经济师韦卓思博士 (Dr Jim Walker)说:“5 月份总体经营活动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价格指数的变化。中国国家发改委在 5 月 24 日宣布油价上调9%,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里昂证券 5 月份的报告显示,投入品价格指数从58.7%一下子跳升至 70.7%。 虽然在该公司发布的 PMI 调查中,企业出厂价格指数也在急速上升,由 4 月份的 52.5 上升至 5 月份的 55.9,为 2024 年 3 月以来之最,但较之成本的巨大升幅仍然相去甚远。 银河证券讨论部专事宏观经济讨论的张新法认为,投资的快速增长,导致国内的需求增长,另一方面,经过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过剩趋于缓解,所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