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论文 1 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现状 进入 21 世纪,国家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为社会培育具有综合素养的高等人才,各高等院校都将提升教育质量,把培育具有综合素养的合格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有的医学院校从培育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人手,探究性的进行尝试,设立了专门培育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训练计划,有的院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生科研基金,使学生参加到科研活动中来。但是从整体上看来,护理专业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比例及科研活动的层次比同等类型的医学生低许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学校方面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 1.1 学校方面的原因①学校对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不够重视,认为护理专业学生重在培育实际操作能力;②学生科研经费投入甚少以及在科研立项中比例倾向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院校到目前仍没有设立专项的自助基金;③学校对学生科研工作缺乏有效的评价和鼓舞机制,没有科研学分的要求;④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科研条件和环境;⑤学校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厚,缺少常常性的面对学生的学术活动,导致学生科研意识模糊。 1.2 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科研意识不强,认为护理专业学生参加科研的意义不大,因而导致参加科研的人数比例偏低;②低年级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难以参加到较大的科研项目,高年级学生又要完成临床实习任务和就业考研任务,时间精力不够,很难专心投入科研工作;③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利于参加到有关的科研小组,从而影响介入科研工作。 2 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培育的必要性 2.1 利于学生更深理解理论知识护理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感到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抽象,不知道理论知识与实际如何结合。若在校期间能够参加到实际的科研中,利用理论知识去探讨和分析实践中的问题,这样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比较具体也更深刻。 2.3 利于学生就业选择高校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激烈的竞争。高等学校的师资、大中型医院的护理人才需求层次较高,在选择人才时那些有科研经历、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被选择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2.4 利于培育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科研是一项严肃的活动,讨论者必须具备勇于探究、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参加科研的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会,并逐渐培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