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竞争力资源管理论文 近年,中外文化贸易逆差悬殊的事实备受关注,由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日渐强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进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加国际文化竞争”。李长春同志也在此次会议上指出:“要支持和鼓舞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形成一批对外文化沟通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逐步改变文化产品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拓宽对外文化沟通渠道,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方、各文化企业和民间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沟通与民间沟通并举,积极引入商业运作机制的新局面。”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2024 年 10 月就中法文化年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今日的中国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就是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年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也是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一个具体表现。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还专门撰文指出:“广阔文化工作者应当深化探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积极促进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坦诚对话,成为中国和平进展的排头兵和先遣队。驻外使领馆文化处和文化机构应当成为祖国和平进展的前沿阵地,努力打造‘文化中国”的形象,以消除‘中国威胁论”和妖魔化中国等反华宣传的影响”(孟晓驷《中国和平进展时代的文化使命》)对此,我们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章建刚讨论员,请他们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金:当今中国文化商品的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其差距是几十倍,输入至巨,输出寥寥。以美国为例,为什么美国这样一个只有 200 年历史的文化资源小国,却能在文化生产和传播上有那么大的能量和影响,成为世界文化输出的巨无霸,而我们这个有 5000 年以上历史的泱泱大国、曾经引领过世界先进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今日却难以占据应有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章:我觉得,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要勇于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文化这个问题上,借鉴就是无偿的借用;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美国本身的文化资源的确有限,但它不仅把整个从古希腊开始的欧洲文明作为自己的文化源泉,也积极吸取非洲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养分。迪斯尼公司前两年就以花木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