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外商直接投资高渗透性 2024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一些处于转轨阶段的国家(以下称欧盟转轨国家)① 经济形势迅速恶化,部分国家直接由高速的经济增长步入经济衰退。欧盟转轨国家在国际学术界素有“转型优等生”的美誉。然而,这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经济表现使其经济增长模式受到质疑。美籍波兰裔教授卡齐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较早就指出:“外国公司在欧盟转轨国家的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对外贸易等手段将利润和租金转移到国外,而主宰了中东欧金融的外国银行为其利润转移提供了便利”。[1]也就是说,欧盟转轨国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高渗透性对其经济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事实上,“高投资、高外债”的经济进展模式是欧盟转轨国家受 2024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根本原因,欧盟转轨国家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西欧商业银行在这些国家的贷款支持和 FDI 资本的流入,一旦有金融危机发生,西欧银行鉴于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会把资金从这些国家撤离,从而导致其经济的严重下滑。[2]另外,欧盟转轨国家对外资和外债的过度依赖,容易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时诱发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从而使国内经济陷入恶性循环。[3]一直以来,吸引外资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外资的渗透程度也有可能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深化分析欧盟转轨国家外商直接投资高渗透性的表现及原因,有利于为我国的经济转轨和快速赶超提供借鉴,并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一、欧盟转轨国家 FDI 高渗透性表现 FDI 渗透性的浅层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流入的 FDI 存量与其国民经济总产出的相对规模;深层含义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各产业所有权结构、市场占有率、产业增加值等指标中 FDI 占比情况、FDI 对 GDP 的贡献、FDI 对就业的贡献等诸多方面。欧盟转轨国家自 1989 年开始,由相对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变。截至 2024 年,基本达到要求并成功加入欧盟,这个过程使 FDI 高度渗透于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中。FDI 对欧盟转轨国家经济的高渗透性表现如下: (一)外资企业在 GDP 和就业中的贡献占比较高 1999 年,在欧盟转轨国家外资企业附加值在 GDP 所占比重中,匈牙利、捷克均高达两位数,分别为 24%和 10.2%;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量的比重在匈牙利和拉脱维亚也高达两位数,分别为 27.4%和 10.4%;从平均水平看,欧盟转轨国家外资企业附加值在GDP 中的比重和外资企业就业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