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交易中心建立的可行性讨论 舟山建立水产品交易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1.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舟山拥有十分便利的海上交通运输,现已开通了海上客运航线 59 条,每天有客轮往返于上海、宁波等城市。货运航线四通八达,舟山群岛紧挨国际航运的主航道,远洋运输线可直达中国香港、澳门、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港口。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和洋山深水国际航运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实行大大地缩短了舟山与大陆的距离,尤其是跨海大桥的建立,使舟山成为大陆伸向海洋的港口城市,实现了海岛同大陆的连接。此外,舟山的空中交通也十分便利,普陀山机场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晋江、成都、大连、深圳等 18 条空中航线,并且实现了与客流量排名全国前五位机场之间的通航。2.完善的基础设施舟山的水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地选在位于舟山本岛北部岸线的中心位置的定海区干览镇,毗邻拟建的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和舟山保税港区,距临城新区约 10km,有环岛公路与舟山跨海大桥相连接,可便捷共享便利通关、保税物流、科研创新、现代商务金融信息等优质服务,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当地西码头渔港为国家级中心渔港,岸线总长 7.6km。港池面积 3.5km2,避风面积 105 万m2,港内建有 4 条防波堤,港池波浪高度小于 0.5m,可容纳1,300 只船只同时停泊。港池平均水深 10m 以上,有建设万吨级专用码头的岸线和运输航道,远洋渔船无需驳运,直接卸货,保证全天候作业。基础条件良好,港区现有冷库容量 7 万余吨,保税仓库1.5 万 t,水产品加工企业众多,并拥有较大的陆域拓展空间,可供开发土地 3,000 多亩,交通、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到位齐全,符合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要求。3.有稳定的运行模式目前的项目所在地定海西码头的冷库具有公共服务功能,并以此为平台,由银行存货抵押贷款作为支撑,调控鱿鱼原料市场的供应量,平衡市场预期,形成较为稳定、有序的价格体系。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海水产品的在线交易和竞价拍卖机制,为企业制造公平交易的机会,并且建立起了鱿鱼集散地公司、银行和货主三方的监管机制,对鱼货实行仓储化管理,统一产品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品质,稳定的运行模式吸引了众多企业进驻。 目前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以定海区干览镇西码头为核心,涉及总面积 7,000 亩,其中建成区 3,000 亩、拓展区 4,000 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