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市场结构进展 20 世纪 50 年代,Mason 和 Bain 等人率先提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的 SCP 分析框架,得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经济绩效的结论。本文试图在 SCP 框架的基础上,探讨银行市场结构的最新讨论成果。 一、关于银行市场结构的争论 1. 垄 断 性 的 银 行 市 场 结 构 对 经 济 产 生 的 负 面 影 响 。Pagano(1993)在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中,展示了在垄断性的银行结构中,银行会向借款人索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向储户支付较低的储蓄利率,从而减少了市场中可用信贷资金的均衡数量。并且当政府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利率政策时,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还会阻止利率的下降,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Guzman(2000)在关于资本积累的一般均衡模型中,通过假定存在两个同样的经济体,其中一个经济体的银行处在垄断性的市场结构下,另一个则处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下,证实了垄断力量的负面影响。Guzman 认为在信贷配给存在的条件下,垄断性的银行会比竞争性的银行更多采纳配给的方式来贷款,从而得出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会对资本积累产生压制效应的结论。他指出,在没有信贷配给的情况下,由于垄断势力的作用,企业的贷款利率会更高,考虑到道德风险的存在,企业违约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了。垄断性的银行不得不维持监督企业的高额费用,浪费了本可以被用于借贷的资源,银行的垄断能力导致了银行业的无效率。 Shaffer(1998)分析了 1979—1989 年间美国各大城镇家庭收入增长的统计数据,发现在排除了对收入增长起作用的其他因素后,在拥有较多银行的城市中,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较快,从而暗示了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Black 和Strahan(2000)调查了银行市场结构对企业活跃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美国跨州以及跨行业数据的分析,发现在银行集中度较高、银行 垄 断 势 力 较 高 的 州 , 新 兴 企 业 和 新 商 业 社 团 的 数 量 较 少Jayaratne 和 Stranhan(1996)估量了美国废除限制银行分支机构的规定对各州收入增长的影响,一般认为,废除此类限制应该被视为增强竞争。发现该规定实施后,各州个人收入以及产量均呈现加速增长的现象,由此预示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 Collender 和 Shaffer(2000)发现,美国大都市地区,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 19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