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EMBA 总裁班《组织行为学》授课实录(40 万字)第 一 章导 论对每个人来说,进入其视野的组织比比皆是,留下的印象各不相同。有的组织待人热情真诚,办事认真高效;有的组织对人冷若冰霜,办事拖沓推诿。要理解组织活动极其各种行为表现的原因,必须首先明确组织与组织行为的概念,就其基本涵义达成共识。 一、组织 实际中的组织形形色色,如医院、学校、企业、警察、政府、慈善机构等等,它们的目的多种多样,活动方式大相径庭,不同的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也有差别。这也表现在组织的界定上,不同学派见仁见智,甚至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组织是追求一定目标的社会实体------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对这些目标理性的追求”。也有人说,“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依托环境而求生存的’输入----产出’转换系统“”。依照强调组织内部制度建立的观点,“组织是契约的集合体,它由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契约构成,组织成员根据契约的规定进行工作,获得相应的酬报”。而强调组织内权力平衡的论点则认为,“组织是各种权力的集合体-----它是由各种权力集团组合而成的,各集团为满足自身的利益和要求,力图控制或影响组织对各种资源的分配”。如此等等,莫衷一是。为了讨论方便,本书在兼顾有关观点的基础上,就组织的概念和一些共性的内容做一界定,作为进一步探讨的基点。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种种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在许多情况下,孤立的个体活动无法满足人的某些需要,于是出现了人们的群体活动。在群体的人与人的互动中,人们有各自的利益、观点、兴趣,会形成一定的关系,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在协调不同人的行为、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逐渐会形成一定的惯例和特定的规则。这些群体活动假如形成了某种正式、稳定的结果,就表明组织出现了。家庭、乐队等组织的出现便是如此。在一些社区,合唱队的出现就展现了这个过程。对音乐爱好者来说,独唱可以是个体活动,可以自得其乐;但合唱必须是群体活动,感受合唱的乐趣在许多人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位置。于是,社区中几个退休的音乐工作者在草坪上自发进行合唱演出,得到许多人的赞扬,也吸引了更多的参加者,于是大家越来越投入,逐渐进行定期活动,并选出了团长、指挥,进行义务演出,并通过各种方式募集到活动经费,逐渐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