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本科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面对 21 世纪的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学大纲设计方案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时间进度计划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流程图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教育创新是实践教学的灵魂——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思路市场调查方法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社会学专业本科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1996 年,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当时, 中国的社会学专业教学刚刚恢复了 18 年,从全国范围来看,社会学刚刚完成了队伍的重建和资源整合,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进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建设的高速进展,中国社会加快了自己的转型步伐,社会进展对人才的培育也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的时代需要,社会学专业究竟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采纳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培育出适合崭新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成为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严格说来,社会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是能够熟练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专门性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践,他们不仅应该学会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解答社会问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养,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相对应于市场经济的进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现行的社会学专业人才培育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教与学”的静态模式中,由于对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方法的实质还缺乏深切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许多人还仅仅是站在传统的立场、用哲学和人文学的眼光看待社会学,这就势必会造成对社会学的狭隘理解,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忽略对于学生进行法律规范的社会学方法的训练,当然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培育出基础素养好、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正如教育部社会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传统的培育模式在教学师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即是存在着三个脱节:即理论与方法相脱节、老师与学生脱节、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反复研讨,我们提出了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育的基本目标:(1)培育德智体全面进展、人格健全、道德完善的合格公民;(2) 培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