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技术网上辅导材料 1第 1 章 道路工程概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我国道路现状和进展规划及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的种类及适用范围、评价指标及作用,道路路线设计的阶段及各阶段的任务,理解道路组成的内容,掌握道路的分类依据及定义,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等道路设计依据的基本概念。【学习重点】1.道路的各组成部分内容;2.道路的分类依据及基本定义和各类道路的特点;3.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等道路设计依据的基本概念。【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1.1 我国道路的现状和进展规划1.城市道路进展工作的序列 城市道路进展工作的序列是规划、建设、养护并注意技术进步: (1)道路规划:从提高功能, 改善运行条件出发, 完善路网规划, 城市应按交通需要,进行快速路系统规划,完善路口渠化,大中城市应进行非机动车交通规划。 (2)道路建设:加快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在交通特别繁忙地段安排立交、人行过街设施、停车场和自行车道建设,各城市应有重点的改造路线瓶颈地段。 (3)养护维修:以解决道路病害为重点,提高养护质量,保证道路完好,提高铺装率和道路工程建设质量。(4)技术进步:在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中积极推广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步实现利用电子技术解决信息处理,注意高等级道路和桥梁结构的技术进展,开展工业废料和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利用,引进机械化筑路、养护机械的先进技术,开发研制新型机械设备。2.我国道路进展的原则 (1)城市道路规划应以国民经济建设进展计划为依据,按城市总体布局,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和投资比例,与城市经济和其他设施协调进展。 (2)贯彻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城市道路建设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应与远期规划相结合,从路网体系、道路宽度、道路结构等方面为城市道路的远景进展制造条件。 (3)贯彻配套建设的原则,在城市建设和新城区建设及旧城改造中,对城市道路建设实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以道路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进展。 (4)发挥整体功能的原则,从建设、养护维修、路政管理三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制止乱占乱挖,改善道路环境,保证城市道路各种功能的充分发挥。1.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和评价指标1.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1)方格网式道路网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干道相互平行间距约为 800~1000m,平行干道之间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合适的街坊。多适用于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或大城市的局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