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关于韩愈的其他作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2、说: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则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初中阶段学过的“说”有:《爱莲说》《捕蛇者说》《名二子说》。二、课文重点内容:(一)重点词语解释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奴隶:古代也指仆役。 2、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死。3、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指马的千里之才被埋没了。 4、一食:吃一顿。 5、食马者(sì):通“饲”,喂。6、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8、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9、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10、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11、执策而临之:面对。 12、其真无马邪:难道,表示反问的语气。13、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 14、其真无马邪:通“耶”,吗。表示疑问语气。(二)重点语句积累(1)体现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文中流露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语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体现千里马因饥饿而无法施展其才华的语句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4)体现食马者无知浅薄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5)文中饱含作者对食马者辛辣讽刺之情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段落大意第一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然后以千里马不遇伯乐而终身埋没的遭遇加以印证。对人才被埋没表达了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即食马者的无知。对封建统治者的愚妄浅薄给予了生气责备。本段中的四个“不”都源于食马者的无知,能激发人们的不平之感,表达千万有才之士的悲愤。第三段:总结全文,着力写食马者的愚妄。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凡浅薄,愚妄无知写得淋漓尽致。用“其真不知马也”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