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中复习同步检测 2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结束于()A.周世宗在位时B.宋太祖在位时C.宋太宗在位时D.宋真宗在位时解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结束于 979 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答案 C2.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A.渴望收复幽云地区B.重武轻文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能力。由题干看,“状元登第”要比战场上荣获战功更荣耀。结合北宋统治者防止武人专权的措施推断,答案应为 D 项。答案 D3.在宋初统治者集中军权的措施中,目的是“强干弱枝”的是()A.解除禁军统兵将领的兵权B.把各地方军的精壮士兵选入禁军C.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半数驻守各地D.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能力。“强干弱枝”中的“干”指中央,“枝”指地方,由此推断答案应为 B 项。若目的是“内外相制”,则答案为 C 项。答案 B4.出于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类似的目的,北宋实行的措施是()A.设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B.设转运使C.让文官做知州,并由通判监督D. “杯酒释兵权”解析此题考查比较和分析能力。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A 项就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而实行的措施,B、C 两项是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 项是为了集中军权。故选A 项。答案 A5.在下列北宋各级官员中,负责管理财政的是…()① 参知政事 ②枢密使 ③知州 ④三司使 ⑤通判 ⑥转运使A.④⑤⑥B.①④C.④⑥D.①③④⑤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地方上负责管理财政的是转运使,中央是三司使。故选C 项。答案 C6.宋朝为消灭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实行的措施是()A.设三司使B.设转运使C.设通判监督知州D.中央派文官担任司法人员解析要求熟知所列官职的职能及作用。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转运使则将地方赋税除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运送中央,集中地方财权,消灭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D 两项则集中了地方的行政权、司法权。故选 B 项。答案 B7.宋太祖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的这种认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