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能源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展,能源的紧缺现象越发突出。而高校作为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对能源的需求尤为紧张。因此,贯彻科学进展观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关键,但很少会考虑新能源的引入对校园的影响。本文结合教育部开展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从高校后勤能源管理角度出发,首先分析我国高校传统能源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然后,提出在“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同时,利用新能源技术对校园能源需求进行补充。最后,通过合理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达到高能效、低能耗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能源管理;节约型校园;新能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进展,政府机关、高校的高能耗问题日益突出,且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的办公和公共建筑的年耗电量占我国城镇年耗电量的 22%,是普通居民的 10-20 倍。后勤部门作为高能源管理的重要部门,涉及到对其高校内能源的管理和应用,是探究不同能源合理利用和节约新模式的高校先行者。同时也引起了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在传统能源管理使用的基础上,从高校后勤角度出发,结合新能源科技的进展,提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互之间优势互补方法,同时并用的策略。 1 能源管理的必要性 (1)背景和效益。为了建设“节约型高校”,促进高校经济的循环可持续进展,需要对校园能源使用进行有效管理。而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只是基础,达到能源的高效管理运用和减少能耗的支出是当前高校能源利用与开发的重要目标。(2)管理现状和问题。现阶段较多高校对能源的管理和应用效率较低,甚至缺少能源的管理与规划。导致后期能源的输入、能源的合理分配以及传送、能源的最终评价都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监管。除此之外,学校能源管理的范围较大,所以在能源的具体使用定性、分配定量、收费标准的过程中很难进行规划,给能源的合理管理和节能带来诸多的困难。 2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用 我校自 2024 年中心校区启动建设以来,同步引进了校园节能监管平台系统(简称“系统”)。技术支撑包含了总体架构设计,平台软件提供,部分强电回路设计,设备供货,部分现场安装及调试等服务。目前已建成“1 个平台+4 个子系统”的多类应用管理系统的综合平台,其中平台包含的硬件设施有:服务器 3 台,智能电表 3714 台,智能水表 139 台,预付费电表 2221 只,智能数据网关253 台,且系统还对接了多类第三方设备,数据容量已达到 1TB。为了让能源监管更具有合理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