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启发 一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与当前普及大学教育的思想一致 孔子办学,提倡有教无类,每个人不论身份和社会地位高低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的时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相传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此外,孔子还有众多的编外学生,而在这些学生当中有些社会地位是极其卑微的。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与我国普及高校教育、推行大学大众化教育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孔子是不收女学生的,孔子卑视女性的思想是要批判的。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时至今日,在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让女儿读书的情况依旧存在。但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让更多的平民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对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当代教育思想提供了指导方针。 二孔子“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值得当今高校继承和发扬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育属于人文学科,他并不是什么都教。孔子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教育学生,学问、行为、忠恕、信义。以诗、书、礼、乐作为教材教授学生,并严格要求学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要求学生不要揣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不要自以为是。孔子教学,反对学商、学农,这是孔子教学的局限性。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樊迟对孔子说自己想学农,孔子大怒道:小人哉,樊须也。但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思想是应当受到我们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视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道德危机,人们的道德理念正在被悄然侵蚀,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自负。挽救人类的灵魂已是迫在眉睫,重塑国人的道德观念任重而道远。有人说,未来能挽救人类的思想武器唯有儒家思想,这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孔子的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珍宝,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教学教材中,从小学抓起,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国人的道德观。正所谓,观其行,听其言,信其道,这种道德法律规范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进展。其次,孔子对学生的要求,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今日依旧是不变的真理,是为人处世之本。作为今日的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和进展孔子重德育德的教育理念,儒家精华不可抛弃而要继承和大力进展。孔子教育之“文”,作为大学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国学教育,掌握必要的国学精华,弘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