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与行政管理的有效协调 摘要: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是高校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内部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如何找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当前高校内部治理的关键。本文从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完善、学术组织和机构的优化、基层老师的制造作用的发挥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新时期高校进展给予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内部治理;学术管理;行政管理;协调进展 一、学术与行政管理的涵义 学术管理是指对高校内部学术性事务和活动的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所在。[1]它是依据学术进展的规律,整合高校内部学术资源为人才培育、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过程。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高校内部管理主体依据大学章程和上级给予的职权,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的有效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学校短、中、长期任务,实现高校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当前高校学术与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学术管理中,兼具行政管理及学术管理的校部职能部门在学术问题上有较大的决定权,而最熟悉本院系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机构和广阔老师没有发言权,高校教授介入管理活动有限,大学教授和讨论人员常常感到被行政权力所左右,处在执行命令的被管理状态,影响大学学术创新所要求的“学术自由”的氛围的营造,也影响着基层教学、科研创新性的发挥。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形成了一种以党政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模式,由于校职能机构管理者的行政管理意识往往都大于学术管理意识,高校习惯于以行政管理模式来建立组织架构,工作中常常只注重行政管理方面的探讨,忽视了对学术管理方法及管理艺术的讨论,导致学术讨论人员唯行政权力是瞻,不着重学术力量,造成学术的急功近利和学术欺骗。 三、欧美高校的管理经验 在欧美高校的内部突出评议会和学术性组织的作用。[2]首先,高校内部形成了以评议会为代表的学术权力系统,负责学术事务的管理。校评议会主要负责宏观规划高校的学术政策、各学科的设置和进展、教学科研目标、老师的聘用、校内外学术活动的宏观把握等。院评议会负责的事务较为具体、细致,权力下放明显,对学院的整体事务全部负责。越往基层,学术事务越集中,评议会的权力和权限就越突出。其次,各高校中与评议会并存的还有由知名教授和师生代表组成的、维护个人或集体利益的学术性组织。如:院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