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论文 一、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学校社会责任的必定要求 在社会中,人即是社会人,又是自由人。当社会人与自由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人就会有以权谋私的风险存在,即腐败的风险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学校不再是“象牙塔”,高校的基建工程、采购、招生、科研经费管理、后勤服务、组织人事等领域,已经成为腐败案件高发易发的领域。分析发生的腐败案件,不难看出,在高校腐败的表现主要为:决策和管理上的权力腐败,权力拥有者抛开原则和程序,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教学、科研和学术上的职业腐败,出现违规办学、违规招生、倒卖文凭等现象;校办产业与服务上的经济腐败,由于它是独立法人单位,以企业模式运转,行业管理部门和学校往往疏于监督,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产生。这些都为我们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敲响的了警钟。 (二)老师育人责任的必定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承担着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任。老师自身的思想倾向、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法律规范的养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老师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传道”的责任,把什么样的“道”传给学生,对于学生树立怎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受社会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影响,有的老师抵制不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职业道德滑坡,无心于教书育人、潜心学问,而是热衷于追名逐利;在学生成绩中打“人情分”,在学生评优、评先、入党中违规操作;在科研方面发生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对于廉政建设一直比较重视,但是把廉政建设当作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还有较大的距离。 (一)对“廉政文化”含义认识偏差 “高校廉政文化是廉政文化与高校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廉政制度为保障,以高校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教育和引导师生形成敬廉增腐的良好风尚”。所以,廉政文化建设应该具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廉政意识的培树、廉政制度的建设、廉政文化开展的载体。但是,不少学校把“廉政文化”的内涵缩小为“以廉政内容的文艺活动”,认为廉政文化就是搞一些诸如廉政演讲竞赛、廉政书画竞赛等之类的活动,没有深刻地理解廉政文化的内涵,将廉政文化建设肤浅化、娱乐化。 (二)对廉政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对于高校来说,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专业进展、课程建设、社会服务,对于廉政建设,要求不出事情就好,没有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