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相对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指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个整体的系统机构。具体来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指高校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进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对有心理障碍学生进行帮助以及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发现并接受医院治疗的完整工作机构。它包括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培训与认证体系、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生态环境体系、评估与反馈体系等。在高校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则是心理健康教育更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和繁荣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展却不尽如人意,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例如高校学生自杀,凶杀以及退学的现象频繁发生,逐渐引起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也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主要问题如下。 2.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欠缺,投入经费不足 经费投入问题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问题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许多问题之一,对于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根据一组对全国 52 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 40.4%的学生选择了经费,55.8%的学生选择了工作人员,17.3%的选择了硬件设施,38.5%选择了学校支持。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是当前高校继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 2.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化 当前高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实行上课的形式,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上课的形式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播,通过老师的讲解,也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但是,问题在于许多高校在上课的过程中,大都聚焦于表面,空有上课的虚名而无实际的意义。一方面,学生们大多在开始的时候劲头旺盛,但是时间久了却开始打酱油;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也是虚有其表,美其名曰是心理教育,实质只是做做心理档案,以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现在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大都是半路出家,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性,而且没有经过系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