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管理探究 1 心理工作项目化管理思路简析 1.1 项目化分解 所谓项目化分解,就是用系统、整体的理念和思路,采纳逻辑整合的形式将心理工作分解成若干个项目,并分别进行管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项目化为: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教学、心理活动、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日常事务和学生组织管理等六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下亦可再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同样,各个学院亦可按此方式对学院心理工作进行项目化分解,结合校、院两级心理组织机构确定的目标、要求,进行逐层分解,并将具体的目标要求、任务安排、执行标准、工作内容、进度要求、经费使用、质量管控措施等进行细化、分解,最终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组和每一个项目成员。同时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考评,建立竞争机制和绩效鼓舞,以此带动全体老师和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积极性。作为心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要善于发现可利用的资源,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需要,并将这些资源和需要转化为可执行的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将复杂项目分解、细化为简单项目,将分散的工作整合、集成、打造为项目进行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和预案,把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理清脉络,做好协调与统筹工作。 1.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是选对人,其次是管好人。通过委任或竞争的方式确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或负责小组。对一些特别的项目,可采纳委任等方式,在委任时要根据其工作经历和经验,专业素养和个人兴趣等综合因素选择合适人选。对普通或一般的项目,或大多数人都适合的项目,宜采纳竞争等方式确定项目负责人,将委任和竞争结合起来选择项目负责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管好人,最重要的是建立项目绩效考评制度。考评过程中要以项目的类型、难易为衡量标准,制定明确的、有区分度的考核标准体系,对各级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进行逐级、综合考评,并据此进行考核和进行绩效奖励。 1.3 项目时间管理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何时开始,二是何时结束。根据高校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间节点,选择合适具体的项目启动时间和结束的具体日期,依靠项目进度表来实现工作的法律规范化和标准化。项目进度表应当根据项目特征、师生需求、资源共享情况、项目执行的工作日历、风险管理计划等统一考虑,估算项目工期,确定结束时间。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记录进度表,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在完成制定项目进度表的工作之后,就要严格根据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