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监管论文:当前高校安全监管的简述 本文 实验室安全运行监督过程的博弈 实验室内部监督博弈监督者(实验室安全员)的策略组合为{监督,不监督},被监督者(实验室的使用者)的策略组合为{违规,不违规}。设被监督者违反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即实行违规策略)时被监督者发现并实行措施(即监督者实行监督策略)。那么,实验室的使用者(即被监督者)就可能会付出实验室安全改造的成本并延误教学或者科研工作的进度,负效用为-M;设内部监督者实行不监督策略,那么,被监督者至少可以获得短期内的安全成本节约及短期内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正效用为N;假如被监督者实行不违规策略,那么,无论监督者实行何种策略,其收益均为0;假如实验室安全员实行监督策略,被监督者实行不违规策略时,监督者至少要花费监督精力和时间,即监督成本,负效用为-K;被监督者实行违规策略时,监督者可能遭受排挤等不公待遇,负效用为-G。假如监督者实行不监督策略,那么,违规的实验室的使用者至少会使其遭受心理忧虑方面的损失,负效用为-E;被监督者实行不违规策略时,其收益为0。根据以上假设,双方的得益矩阵如图1所示。显然,这是一个非对称的非零和博弈。由于E<K<G在一般情况下成立,因此,可以对该博弈过程进行如下讨论:图1内部监督博弈得益矩阵(1)无论实验室使用者实行何种策略,对监督者来说,实行不监督策略的收益总是有利的,即不监督是其“上策”,而监督是其“严格下策”。根据严格下策消去法,可以把实验室安全员的“监督”策略从得益矩阵中消去[6-7]。(2)假如实验室安全员实行监督策略,那么,实验室使用者实行不违规策略是有利的;假如实验室安全员实行不监督策略,那么,实验室使用者实行违规策略是有利的。(3)由于实验室安全员的策略已经确定为不监督,因此,被监督者的最优策略就是违规。即在消去实验室安全员的“监督”策略后,“违规”是其上策,而“不违规”是其严格下策,因此,也必须将被监督者的“不违规”策略从得益矩阵中消去。在对现有制度和体制不做任何完善和创新的条件下,{不监督,违规}就成为该博弈的上策均衡。正好与现实情况基本符合,但违反了人们的意愿。其实,用博弈理论是很容易理解的,其解释如下:首先,在该博弈过程中,作为内部监督者的实验室安全员,大部分高校实行实验室内部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的办法,在管理上缺乏权威性,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履行监督职能会使其遭受一定的...